据住建部网站10月8日消息,近期,住建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媒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湖北省荆州市巨型关公雕像项目和贵州省独山县水司楼项目进行了调查并发布通报。
通报指出,巨型关公雕像破坏了古城风貌和历史文脉,水司楼存在脱离实际、滥建“文化地标”、破坏自然景观风貌等问题,要求湖北、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配合有关部门跟踪指导做好项目整改。
通报称,湖北省荆州市在古城历史城区范围内建设的巨型关公雕像,高达57.3米,违反了经批准的《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有关规定,破坏了古城风貌和历史文脉。 贵州省独山县在影山镇净心谷景区内建设的水司楼,建筑高达99.9米,投资高达2.56亿元,存在脱离实际、滥建“文化地标”、破坏自然景观风貌等问题。
据悉,2016年6月17日,在三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州市,世界最大体量的关公青铜像在荆州关公义园揭幕。该关公青铜像耗资15亿元,总重量1200余吨,仅关公手中的大刀即长70米,重136吨。今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关公雕像并未得到荆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规划许可,并在2019年8月被荆州市城管委下发整改函件称其为“违法建设”。此外,关公雕像下的一栋两层高建筑“关公文化展示中心”也未经过消防验收营业。同时,巨大的重量令雕像脚下的底座也有些不堪重负,仅仅4年时间整个雕像已经开始出现了下沉问题,目前已有超过10厘米的缝隙。“关公雕像正在沉降”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强烈关注。今年8月,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驻荆州调查此事。
而独山县年财政收入不足10亿,今年才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却举债400亿元打造景观,且部分有烂尾风险。其中,最为知名的当属位于净心谷景区的水司楼。该楼于2016年9月动工,是集会展博览、酒店住宿、游览观光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造价2亿元,占地5215平方米,共计24层、高99.9米,被网友称作“天下第一水司楼”。该楼还曾申报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筑,水族、布依族、苗族民族元素世界最高建筑和世界最大牌楼。据了解,因多种原因,水司楼在2018年6月左右停工。
今年7月12日,有网友实地拍摄视频将“独山县负债400亿,造价2亿的天下第一水司楼等景观已成为烂尾楼”带入公众视野,引发广泛争议。7月14日,独山县政府回应:水司楼项目已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签订合作协议,将于近期进场施工。
通报要求:湖北、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结合职责配合有关部门跟踪指导荆州市、独山县做好巨型关公雕像项目和水司楼项目整改;要举一反三,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发现苗头问题及时干预、纠正,坚决杜绝滥建“文化地标”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各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文化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从通报的两个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切实在城乡建设中延续历史文脉、塑造特色风貌、展现时代精神。
一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风貌、历史文化保护、城市雕塑建设等管理制度,加强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景观敏感等重点地段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和景观风貌,不拆除历史建筑、不拆传统民居、不破坏地形地貌、不砍老树。
二是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建科〔2020〕38号)等文件要求,将超大体量公共建筑、超高层地标建筑、重点地段建筑和大型城市雕塑作为城市重要项目进行管理,建立健全设计方案比选论证和公开公示制度,对于不符合城市定位、规划和设计要求或专家意见分歧较大、公示争议较大的,不得批准设计方案。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建立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相关情况报告住建部。